成語(Idiom):援筆成章
發音(Pronunciation):yuán bǐ chéng zh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寫文章或書法時,運用得體、自然流暢,文辭優美,章法合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援指借用,筆指書寫的工具,成章指文章的章節。援筆成章形容寫作或書法技藝高超,文筆流暢,結構合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贊美寫作或書法水平高超的人。也可用于形容其他藝術創作或表達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范睢蔡澤列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相傳戰國時期,齊國有兩位文學家范睢和蔡澤,他們的文章寫得非常出色。有一次,范睢和蔡澤一起到齊國國君的宴會上,國君要求他們即興寫一篇文章。范睢和蔡澤互相對視一眼,然后各自拿起筆,開始寫作。范睢寫了一篇描寫春天的文章,蔡澤寫了一篇描寫秋天的文章。兩人都寫得非常出色,國君贊嘆不已。從此以后,人們就用“援筆成章”來形容文筆出色的文章。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賓狀狀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文章援筆成章,讀起來非常流暢。
2. 這幅書法作品援筆成章,字字有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援助筆記成長”,通過助力和記錄的方式,讓自己的文章或書法作品得到提升和發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書法或寫作相關的成語,如“文房四寶”、“紙破石穿”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文援筆成章,老師給了他滿分。
2. 初中生:這篇小說援筆成章,讓我讀得非常入迷。
3. 高中生:他的論文援筆成章,獲得了全國大賽的一等獎。
4. 大學生:她的書法作品援筆成章,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