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疽
成語(Idiom):鼻疽(bí jū)
發音(Pronunciation):bí j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說話刻薄惡毒,傷人自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鼻疽是一種疾病,指的是鼻子出現瘡癰潰爛的情況。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的言行刻薄惡毒,傷害他人的自尊心。比喻說話做事惡毒刻薄,傷人自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某人說話或行為刻薄,傷害他人的自尊心。可以用于各種社交場合,例如諷刺、批評、警示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秋水》中有這樣的一則寓言故事:有一只鳥,因為長得特別漂亮,引來了一群鳥兒的嫉妒和仇視。它們聯合起來,對這只漂亮的鳥進行了惡毒的攻擊,最終導致了這只鳥的死亡。后來,人們用“鼻疽”這個成語來形容這種刻薄惡毒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鼻”和“疽”。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話語總是充滿了鼻疽,讓人聽了很不舒服。
2. 別再和那個說話鼻疽的人交往了,他只會傷害你的感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鼻疽”與傷口潰爛的形象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人說話刻薄惡毒,傷人自尊,從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刻薄”、“惡毒”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對別人說刻薄的話,就像得了鼻疽一樣。
2. 初中生:班級里有一個同學說話總是帶著鼻疽,大家都不喜歡和他交朋友。
3. 高中生:社交中,遇到說話帶有鼻疽的人,最好保持距離,避免受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