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
基本解釋
[釋義]
(1) (形)基本義:成正方形;不偏不歪。字寫得很方正。(作補語)
(2) (形)正直。為人方正。(作謂語)
[構成]
并列式:方+正
近義詞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書法方正) upright and foursquare
詳細解釋
◎ 方正 fāngzhèng
(1) [upright and foursquare]∶成正方形,不歪斜
字寫得很方正
(2) [upright;righteous]∶正直不阿
為人方正
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1).指人行為、品性正直無邪。《管子·形勢解》:“人主身行方正……行發於身而為天下法式者,人唯恐其不復行也?!薄稏|觀漢記·吳良傳》:“﹝ 吳良 ﹞以清白方正稱。”《舊唐書·儒學傳上·徐文遠》:“ 文遠 方正純厚,有儒者風?!?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 崔遵度 性方正,深於琴。” 魯迅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br>(2).古代制科之一。 漢文帝 時始詔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多為舉薦;后成為制科之一,如 唐 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 清 代有“孝廉方正科”,有舉薦和自薦之別,先薦,后廷試。以德行方正為取士的主要標準。
(3).正方形;四四方方。《周髀算經》卷上“圓出於方,方出於矩” 漢 趙爽 述:“圓規之數,理之以方;方,周匝也。方正之物,出之以矩;矩,廣長也?!?冰心 《寄小讀者》十五:“她學得極快,口音清楚,寫的字也很方正。” 吳組緗 《山洪》一:“他的臉形方正?!?/p>
成語(Idiom):方正(fāng zhèng)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德正直,言行舉止端正莊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正一詞源自《周禮·春官宗伯》:“方正者,所以正民也?!币鉃檎钡娜四軌蛞幏蹲约旱男袨?,從而引導他人走向正確的道路。方正強調人的品德正直、行為規范,是對一個人品質和道德的高度稱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正一詞多用于形容人的品德,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正直、端莊和莊重。在職場上,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認真負責、言行得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周禮·春官宗伯》中提到“方正者,所以正民也”,是周代時期的一位官員對于做官的要求和標準。這個成語后來被廣泛使用,并成為了一個贊美人品正直的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方正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方”和“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方正的人,從不做任何欺騙的事情。
2. 這位領導在工作中始終方正嚴謹,深受大家的尊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方正”聯想成一個人站得筆直、端莊的形象,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了解其他與品德、道德相關的成語來擴展學習,如“廉潔自律”、“正直無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方正的人,不能說謊。
2. 初中生: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做一個方正的人,不僅在學習上要認真,也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3. 高中生:方正是一個重要的品質,只有做一個方正的人,才能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