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弊帚自珍
發音(Pronunciation):bì zhǒu zì z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對自己的缺點或不足非常珍惜,不愿意被他人指出或批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弊帚,指有瑕疵或缺陷的掃帚;自珍,指珍視、自重。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一個人對自己的缺點或不足非常珍惜,不愿意被他人指出或批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對自己的缺點或不足非常敏感,不容他人指摘或批評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一個團體或組織對內部問題不愿意公開或接受外界批評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戰國時期,秦國丞相李斯曾經得罪了秦始皇,被貶到驪山當守墓官。有一天,秦始皇偶然經過驪山,看到李斯正在掃地,便問他為何要自己掃地。李斯回答說:“我是弊帚自珍。”他用這個成語來表達自己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的珍視,不愿意被他人批評或指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弊帚+自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自己的缺點非常弊帚自珍,不容他人提及。
2. 她過分弊帚自珍,從不接受他人的建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個人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像是一把有缺陷的掃帚,他非常珍惜這把掃帚,不愿意被他人批評或指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自尊、自愛、自重相關的成語,如自命不凡、自負、自負盈虧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畫畫時,弊帚自珍地不讓別人看我的作品。
2. 初中生:他的成績一直不好,但他卻弊帚自珍,從不接受別人的建議。
3. 高中生:她對自己的外貌非常弊帚自珍,不愿意被別人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