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楫
基本解釋
亦作“ 歸檝 ”。指歸舟。 唐 杜甫 《八哀詩·故司徒李公光弼》:“吾思哭孤冢,南紀阻歸楫。” 宋 蘇軾 《游金山寺》詩:“羇愁畏晚尋歸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清 龔自珍 《會稽茶》詩:“來歲 天臺 歸檝罷,春波吸盡 鏡湖 平。”
成語(Idiom):歸楫
發音(Pronunciation):guī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在經歷一段困難或艱難的時期后,重新恢復信心,重新奮發向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歸楫是一個古代的典故,楫是船槳的意思,歸楫原指船只返回碼頭,比喻人經歷一段困難或艱難的時期后,重新恢復信心,重新奮發向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歸楫常用于鼓勵和激勵人們在遭遇困難或挫折后重新振作起來,繼續努力追求目標。可以用于鼓勵朋友、同事、學生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歸楫的故事源于《莊子·齊物論》中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人乘船遠航,途中遭遇風浪,船只被摧毀。幸運的是,他抓住了一根漂流的木頭,最終漂流到了一座海島上。他在島上生活了很長時間,經歷了許多困難和挫折。最終,他制作了一艘船,并且成功地返回了家鄉的碼頭。這個故事象征著人們在經歷困難和挫折后,重新恢復信心,重新奮發向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歸楫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歸”和“楫”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經歷了失敗和挫折后,他終于歸楫了,重新開始了創業之路。
2. 在困難的時候,我們要相互鼓勵,彼此歸楫,共同克服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歸楫相關的故事和情景進行聯想記憶,如想象自己乘船遭遇風浪,最終成功歸楫回到家鄉的場景,以幫助記憶和理解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莊子的其他寓言故事,以及其他與堅持、奮斗相關的成語,如“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經過努力學習,他終于歸楫了,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2. 初中生:在面對困難時,我們要勇敢地歸楫,不怕失敗。
3. 高中生: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我們要堅持不懈,歸楫追求理想的大學。
以上是關于成語“歸楫”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