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過猶不及 (guò yóu bù jí)
發音(Pronunciation):guò yóu bù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過分做某事或過度追求某種程度,反而得不償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過猶不及是一個反諷的成語,用來形容過分做某事或過度追求某種程度,反而得不償失。它告誡人們在做事情時要注意適度,不可過分或過度,以免帶來負面的影響或結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過猶不及常用于諷刺或批評某人在某件事情上過分或過度,導致不好的結果。也可以用來勸告他人要適度,不可貪得無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過猶不及的故事起源于《戰國策·齊策一》中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中,齊國的一個官員叫孫臏,他的聰明才智讓齊國的國君很是欣賞。一次,孫臏給國君獻計,說如果把所有的鳥都剪掉一只翅膀,那么齊國就能夠獨霸天下。國君對此感到很是驚訝,但孫臏卻繼續說,如果再把鳥剪掉另一只翅膀,那么齊國就能夠主宰整個世界。國君聽后疑惑不解,孫臏解釋說,鳥沒有了翅膀就無法飛翔,但如果再剪掉另一只翅膀,鳥就無法站立,這樣反而會導致鳥的滅亡。從此,人們就用“過猶不及”來形容過分或過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過猶不及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過”和“猶不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要求過猶不及,導致公司無法滿足。
2. 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過猶不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過猶不及”與剪鳥翅膀的故事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一只鳥,如果剪掉一只翅膀,它就無法飛翔,但如果再剪掉另一只翅膀,它就無法站立。這樣的形象比喻了過猶不及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過猶不及”相關的成語,如“過猶不及”,“欲速則不達”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要求過猶不及,老師批評了他。
2. 初中生:為了追求更高的分數,他每天學習到深夜,結果身體越來越差,過猶不及了。
3. 高中生:他為了追求完美的外表,整容整得過猶不及,變得面目全非。
4. 大學生:在工作中,適度的壓力可以激發工作效率,但過猶不及會導致身心俱疲。
5. 成年人:在生活中,適度的享受可以帶來快樂,但過度追求物質享受會讓人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