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
基本解釋
(1924-1986) 物理學家。安徽懷寧人。西南聯大畢業。美國珀杜大學博士。曾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和二機部工作,任二機部第九研究院院長。領導研制中國的原子彈和氫彈,解決一系列有重大實用價值的理論課題,對中國核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鄧稼先(dèng jiā xiān)
發音:dèng jiā xiān
基本含義:形容人才出眾,才華橫溢,能力超群。
詳細解釋:鄧稼先是中國近代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的總設計師。成語“鄧稼先”由他的名字演化而來,用以形容一個人才華出眾,能力超群的特點。
使用場景:可以用來形容在某個領域或某項工作中,某個人具有非凡的才華和能力,是該領域的重要人物或領導者。
故事起源:鄧稼先是中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他在航天領域的杰出貢獻使得中國在航天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因此,人們將他的名字用作成語,以表達對他才華橫溢、能力超群的贊美和敬意。
成語結構:鄧稼先是一個人名,成語結構為“鄧稼先”,沒有特殊的語法結構。
例句:
1. 他在音樂領域的才華橫溢,被譽為鄧稼先級別的音樂家。
2. 她的領導能力和決策能力真是鄧稼先般的出色。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將“鄧稼先”與中國航天科技事業的發展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結。可以想象鄧稼先在航天事業中的杰出貢獻,進而聯想到他的才華橫溢和能力超群。
延伸學習:了解更多關于鄧稼先的故事和他在中國航天科技事業中的貢獻,可以深入研究中國的航天科技發展歷史。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鄧稼先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他的才華和能力超群。
2. 初中生(13-15歲):鄧稼先級別的科學家在各個領域都有非凡的貢獻。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領導能力和決策能力真是鄧稼先般的出色。
4. 大學生及以上:作為中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奠基人之一,鄧稼先的才華橫溢和能力超群是不可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