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塘山
成語(Idiom):金塘山
發音(Pronunciation):jīn táng sh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因居高臨下而能夠掌握全局、有利于觀察分析問題的位置或角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金塘山是由“金”、“塘”、“山”三個字組成的成語。金塘山原指山上有金礦和塘(水庫)的地方,后來引申為指因居高臨下而能夠掌握全局、有利于觀察分析問題的位置或角度。比喻處于有利的地位或角度,能夠看清事物的本質和全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金塘山一詞常用于形容觀察、分析問題或掌握局勢時的有利條件。可以用來形容領導者、決策者、分析師等在處理問題時的優勢地位,也可以用來形容普通人在觀察事物時的有利角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十三年》中有一則故事,故事發生在戰國時期的楚國。楚國國君楚襄王想要對付叛逆的貴族,但他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楚國的大夫黃歇建議楚襄王前往金塘山觀察,以便找到對付叛逆貴族的辦法。楚襄王按照黃歇的建議前往金塘山,從山上俯瞰楚國,觀察到叛逆貴族的行動和弱點,并最終成功對付了他們。自此以后,“金塘山”成為了形容觀察問題的有利條件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金塘山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名詞和一個動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者需要站在金塘山的高處,全面了解和把握形勢。
2. 他能夠從金塘山的角度看問題,因此總能做出明智的決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金塘山”與“觀察問題的有利位置或角度”進行聯想,想象自己站在高山上,俯瞰全局,觀察問題的全貌和本質。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觀察、分析問題相關的成語,如“高瞻遠矚”、“洞若觀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站在金塘山上,看到了許多漂亮的風景。
2. 初中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學會站在金塘山的高處,觀察問題的全貌。
3. 高中生:只有站在金塘山的角度看問題,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
4. 大學生:在職場上,我們需要站在金塘山的高處,掌握全局,做出正確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