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臺通進司
成語(Idiom):銀臺通進司
發音(Pronunciation):yín tái tōng jìn s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員貪污受賄,貪贓枉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銀臺,指財政部門;通,指通行;進,指進貢;司,指官職。成語意為貪官污吏利用職權謀取私利,受賄貪贓,違法行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官員貪污受賄,濫用職權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故事起源于明代王守仁的《禮記·大學》:“君子之道,銀臺仁也。”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為表示官員貪污受賄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賓狀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官員銀臺通進司,罪大惡極,應該受到嚴懲。
2. 我們要加強反腐倡廉工作,杜絕銀臺通進司的現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銀臺通進司”與貪污受賄的情景聯系起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腐敗現象相關的成語和詞語,提高反腐倡廉意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遠離銀臺通進司的行為,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2. 初中生: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反腐倡廉活動,共同打擊銀臺通進司的現象。
3. 高中生: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治意識,堅決抵制銀臺通進司的行為。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