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民
基本解釋
兇頑之民?!?a href="/r_ci_dc4dabfbd068938167c460c689306344/" target="_blank">三略·下略》:“一令逆則百令失,一惡施則百惡結,故善施於順民,惡加於兇民,則令行而無怨?!?漢 王符 《潛夫論·遏利》:“故人有無德而富貴,是兇民之竊官位、盜府庫者也,終必覺,覺必誅矣?!?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治家》:“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義而婦陵,則天之兇民,乃刑戮之所攝(懾),非訓導之所移也?!?宋 蘇軾 《上知府王龍圖書》:“今民怯而不敢訴,其訴者,又不見省,幸而獲省者,指目以為兇民,陰中其禍?!?/p>
成語(Idiom):兇民
發音(Pronunciation):xiōng mí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兇惡的人,行為兇暴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兇民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兇意為兇惡,民意為人民。兇民指的是行為兇暴、兇惡的人,具有危害他人和社會的傾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兇民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惡劣行為的人,比如犯罪分子、暴力犯等。在文章、演講或辯論中,可以使用兇民來形容那些不法之徒或社會上的惡勢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兇民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法律制度。在古代,為了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平正義,法律對兇惡的人進行了嚴厲的懲罰。因此,兇民這個成語就形成了,用來提醒人們要警惕兇暴行為的存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兇民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兇意為兇惡,民意為人民。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社會需要更多的法律來制裁兇民。
2. 那個地區的治安不好,經常有兇民作案。
3. 我們要聯合起來,共同抵制兇民的行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兇民與兇惡的人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例如,可以想象一個兇惡的人在民眾中制造恐慌和混亂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兇民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兇狠、兇暴、兇險等,可以幫助擴展對兇民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欺負同學的人是一個兇民。
2. 初中生:警察應該嚴厲打擊兇民。
3. 高中生:社會上的兇民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恐懼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