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伯
基本解釋
(1).主四岳之官。《國語·周語下》:“此一王四伯,豈繄多寵,皆亡王之后也。” 韋昭 注:“一王謂 禹 ,四伯謂四岳也。為四岳伯,故稱四伯。” 唐 賈公彥 《周禮正義序》:“又 鄭 ( 鄭玄 )云:‘四岳,四時之官,主四岳之事。’始 羲和 之時,主四岳者謂之四伯。”參見“ 四岳 ”。
(2). 晉 時大鴻臚 陳留 江泉 以能食為谷伯, 豫章 太守 史疇 以大肥為笨伯,散騎郎 高平 張嶷 以狡妄為猾伯, 羊聃 以狼戾為瑣伯,人稱四伯,以擬古之四兇。見《晉書·羊曼傳》。
成語(Idiom):四伯
發音(Pronunciation):sì b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四個同輩中排行第四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四伯是一個姓氏加稱謂的成語,其中“四”表示排行第四,“伯”是對年長的男性的尊稱。四伯這個稱謂通常用來指同輩中排行第四的人,也可以用來指代年紀相仿的朋友或同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四伯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形容同輩中排行第四的人。它可以用來調侃自己或他人的年紀或地位,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某個群體中的地位較低。注意使用時要根據具體情境和語氣,避免冒犯他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四伯這個成語的起源不太清楚,但它可能源于古代家族中的排行制度。在古代,家族中的子弟會按照年齡和地位進行排行,排行第四的人通常被稱為“四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稱謂逐漸演變成了一個成語,用來形容同輩中排行第四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姓氏(Surname)+ 伯(Bo)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班上的李四同學真是個四伯,老師總是讓他幫忙。
2. 這個公司里的王四伯一直在做一些瑣碎的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四伯”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家族聚會的場景,家族中的子弟按照年齡和地位進行排行,排行第四的人被稱為“四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家族、排行有關的成語,如“長幼有序”、“次序井然”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班上的小明是四伯,因為他是我們班級里年齡第四大的。
2. 初中生:在我們班級里,排行第四的同學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四伯”。
3. 高中生:雖然我在班級里排行第四,但我不介意被叫做“四伯”,因為這個稱號是一種親昵和友好的調侃。
4. 大學生:我和我的三個室友都是同年級的,我們互相稱呼為“四伯”,這樣感覺更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