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課
基本解釋
◎ 正課 zhèngkè
(1) [formal taxes]∶舊指不折不扣如數繳納的賦稅
(2) [course]∶規定的正式課程
不要只注意正課的學習,而忽略課余的活動
詳細解釋
(1).謂以整額課稅。《隋書·食貨志》:“男女年十六以上至六十,為丁。男年十六,亦半課,年十八正課,六十六免課。”
(2).正式賦稅。與“雜課”相對。《清會典事例·戶部·雜賦茶課》:“﹝ 同治 ﹞十三年議準, 甘 省仿 淮 鹽之例,以票代引,不分各省商販,均令先納正課,始準給票;其雜課歸併釐稅項下徵收。”
(3).主要的課程,必修的課程。 清 李斗 《揚州名勝錄》卷一:“在院諸生,分正課、附課、隨課。” 清 馬建忠 《瑪賽復友人書》:“第一年課以 法國 、 辣丁 語言,第二年課以文義,第三年課以詞章,各有呈限。正課之外,仍兼華文史鑑,不得偏廢。”
成語(Idiom):正課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k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正式的課程,正規的學習活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正課是指在學校或培訓機構中,按照規定的課程表進行的正式授課活動。它是學生們正常學習的主要內容,與課外活動相對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正課通常用于描述學生在學校中進行的正式學習活動,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場合中的正規學習活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正課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教育制度。在古代,學校中的課程被分為正課和課外活動。正課是學生們必須參加的正規學習活動,而課外活動則是學生們在課余時間自由選擇的學習或娛樂活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正課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正”表示正式、規范,而“課”表示學習、教育。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每天都有一節正課,必須認真聽講。
2. 上完正課后,我們可以參加課外活動。
3. 老師說,只有認真上好正課,才能取得好成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正課”與正規的學習活動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課堂上認真聽講的場景,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學習和教育相關的成語,如“課堂秩序”、“功課繁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老師說,現在是正課時間,大家要認真聽講。
2. 小學生:我最喜歡上正課,因為我可以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
3. 中學生:每天上午都是正課,下午可以參加各種課外活動。
4. 大學生:正課結束后,我們可以自由選擇參加哪些選修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