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銷骨立(xíng xiāo gǔ lì)
發音:xíng xiāo gǔ lì
基本含義:形容人或物的形狀消瘦而骨骼突出,非常瘦削。
詳細解釋:形銷骨立是一個用來形容人或物體的狀況的成語。形銷指的是形狀消瘦,骨立表示骨骼凸顯。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或物的瘦削,給人一種瘦骨嶙峋的感覺。
使用場景:形銷骨立常用于形容人體消瘦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物體的形狀。比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因為生病或者長期營養不良而瘦削的身材,也可以形容一座建筑物因為年久失修而顯得破舊不堪。
故事起源:形銷骨立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在這個故事中,秦始皇曾經派人去尋找長生不老藥,結果卻找到了一個名叫蒙恬的人。蒙恬因為長期修煉,形體消瘦,骨骼凸顯。所以后來人們用“形銷骨立”來形容人或物的瘦削。
成語結構:形銷骨立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形”、“銷”、“骨”、“立”組成。
例句:
1. 他生病后,瘦得形銷骨立,讓人看了心疼。
2. 這座建筑物已經年久失修,顯得形銷骨立。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因為長期饑餓而瘦削,骨骼突出,形狀消瘦。這樣的形象會更容易記住“形銷骨立”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可以學習其他與形容人或物瘦削相關的成語,比如“骨瘦如柴”、“皮包骨頭”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生病后,瘦得形銷骨立,看起來好可憐。
2. 初中生:這幅畫的人物形象非常形銷骨立,給人一種痛苦的感覺。
3. 高中生:他經過長時間的訓練,練出了形銷骨立的身材,非常健美。
4. 大學生:這座古建筑已經年久失修,顯得形銷骨立,需要進行修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