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窮奸極惡 (qióng jiān jí è)
發音(Pronunciation):qióng jiān jí 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某人的品行極其卑劣,道德敗壞到極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窮奸極惡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窮指的是人的境況貧困,奸指的是人的行為狡詐狠毒。極惡則表示這種品行惡劣到了極點。窮奸極惡形容一個人無論在經濟上還是在道德上都是最壞最卑劣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行極其卑劣,或者指某人作惡多端,不擇手段,不顧法律和道德的約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窮奸極惡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中的一則故事。公元前525年,晉國發生了一次著名的政變,史稱“晉靖公之亂”。在這次政變中,晉靖公被其弟窮奸極惡的晉平公推翻。窮奸極惡這個詞語就是由此而來,用來形容那些為了私利而不擇手段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窮奸極惡是一個由形容詞和名詞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窮奸極惡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
2. 這個公司的老板被曝光為一個窮奸極惡的人,做了很多壞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極度貧困的情況下變得狡詐狠毒,品行極其卑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相關的成語和故事,可以深入學習《左傳》,其中包含了許多有關晉國歷史和文化的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窮奸極惡的小偷,經常偷別人的東西。
2. 初中生:這個壞學生就是一個窮奸極惡的家伙,老師都對他很生氣。
3. 高中生:這個政客被揭露為一個窮奸極惡的人,他的形象徹底被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