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犁
基本解釋
◎ 扒犁 páli
[sledge;sleigh] 〈方〉∶雪撬
英文翻譯
1.[方] sledge; sleigh
詳細解釋
雪橇的別名。 清 楊賓 《柳邊紀略》卷四:“扒犁,土人曰法喇,以木為之,犁而有架,車而無輪,轅長而軟,雪中運木者也。駕以牛。” 清 楊賓 《寧古塔雜詩》之十三:“雪積扒犁出,燈殘獵馬歸。”
成語(Idiom):扒犁
發音(Pronunciation):bā l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拖拉、慢吞吞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扒犁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扒是指用手抓,犁是指農具,合在一起形容人或事物行動遲緩,拖拉慢吞吞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慢吞吞、拖拖拉拉,沒有效率或沒有條理。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發展緩慢,沒有進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扒犁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或典故,但它是根據農田耕作的場景而來。農民在耕地時,如果駕駛犁耕地的時候慢吞吞、拖拉,那么耕作的效率就會很低,也會浪費時間和精力。因此,扒犁成語就是從這個場景中引申出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扒犁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扒”和名詞“犁”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做事扒犁,總是拖拖拉拉,沒有效率。
2. 這個項目進展太慢了,簡直就是扒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農民在田間耕作時,如果他駕駛犁的時候非常慢吞吞,拖拉不前,那么他的農田就無法及時耕作完成,作物也無法正常生長。因此,扒犁就是形容一個人或事物行動遲緩、拖拉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含有“扒”和“犁”這兩個字的成語,如“扒手”、“扒竊”、“犁庭掃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寫作業扒犁,總是拖到最后一刻才開始做。
2. 初中生(13-15歲):她的動作扒犁,運球的速度太慢了。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學習態度扒犁,總是拖到考試前才開始復習。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這個項目的進展太扒犁了,我們需要加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