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牘
成語(Idiom):素牘
發音(Pronunciation):sù d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素牘指的是白紙黑字,形容文章簡潔明了,沒有任何修飾和潤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素牘一詞源自于古代寫作時使用的紙張,用白紙上的黑字來表示文字,沒有任何裝飾和修飾。因此,素牘這個成語形容文章簡潔明了,沒有任何修飾和潤色,直接表達出作者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素牘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文章或文字的簡潔明了,不加任何修飾和潤色。可以用于表揚他人的文章寫作風格簡練,也可以用于自嘲自己的文章寫作技巧還需提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素牘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韓愈的《原道》一文中。韓愈在文中寫道:“素牘以記我,不意遂獲,其事雖小,所以為之者,愈其效也。”意思是說,就算只是一張簡單的紙張,卻能夠記錄下我的思想,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我卻非常重視。從此以后,素牘成為了形容文章簡潔明了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素牘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形容詞“素”和名詞“牘”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文章寫得很素牘,一目了然。
2. 這篇報道用詞簡練,非常素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素牘”聯想為紙張上的黑白對比,黑字在白紙上非常醒目。可以想象自己寫作時,像素牘一樣簡潔明了,直接表達自己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優秀的文章來學習如何寫出素牘的作品。同時,也可以學習修辭手法和寫作技巧,以豐富自己的寫作風格。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老師,我寫的作文很素牘,你看看吧!
初中生:他的演講很素牘,沒有任何廢話。
高中生:我想要寫一篇素牘的議論文,直接表達我的觀點。
大學生:在寫論文時,要注意寫作風格要素牘,不要過于啰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