霮濧
成語(Idiom):霮濧(dàn duì)
發音(Pronunciation):dàn d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容貌或氣質丑陋或不端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霮濧一詞源于《左傳·僖公十二年》:“仲尼曰:‘吾聞之也,美言之以自美者,惡言之以自惡者也。’”霮濧的意思是指一個人說出的話語或行為,反映了他自身的品質或氣質。通常用來形容人的容貌或氣質丑陋或不端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霮濧通常用于形容人的外貌或氣質不好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或諷刺那些丑陋或不端正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霮濧一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僖公十二年》。在這個故事中,孔子說:“我聽說,美化自己的人用美言,丑化自己的人用惡言。”霮濧一詞就是從這個故事中衍生出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霮濧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舉止言談都很霮濧,沒有一點風度。
2. 她的相貌雖然不算美麗,但也不至于霮濧到那種程度。
3. 這個世界上并不是只有外表漂亮的人才有價值,內在美更重要,不要被他人的霮濧所迷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霮濧與“丑陋”、“不端正”等詞語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另外,可以將其與故事起源中孔子的名言“美言自美,惡言自惡”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古代文學作品、歷史故事等來深入了解霮濧這個成語的應用和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樣子真霮濧,我不喜歡和他一起玩。
2. 初中生:他的言行舉止都很霮濧,沒有一點風度。
3. 高中生:這個人的外貌雖然不算美麗,但也不至于霮濧到那種程度。
4. 大學生:在人的價值觀中,外表的美麗并不是唯一的標準,內在的美更加重要,不要被他人的霮濧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