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舅
基本解釋
即烏臼。 宋 陶穀 《清異錄·烏舅金奴》:“ 江南 烈祖素儉。寢殿燭不用脂蠟,灌以烏臼子油,但呼烏舅。” 宋 陸游 《新黏竹隔作暖閣》詩:“鵓姑聲急雨方作,烏舅葉丹天已寒。” 錢仲聯 校注:“烏舅,即烏臼。”參見“ 烏臼 ”。
成語(Idiom):烏舅
發音(Pronunciation):wū ji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狡猾的人,也可指腹黑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烏舅是一個由烏鴉和舅舅組成的詞語。烏鴉以其黑色的羽毛而聞名,而舅舅則是指母親的兄弟。烏舅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既有烏鴉一樣狡猾聰明的一面,又有舅舅一樣親切可靠的一面。因此,烏舅用來形容一個人既聰明機智,又善于偽裝和隱藏真實意圖的特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烏舅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來友善可靠,但實際上心機深沉的人。這個成語常用于諷刺和調侃,也可以用來描述某些具有雙重性格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烏舅的故事并不多見,但可以從成語的字面意思中推測出它的起源。烏鴉是一種智慧的象征,而舅舅則代表著親切和可靠。烏舅一詞的起源可能是因為烏鴉的智慧和舅舅的親切可靠特質的結合,形成了這個描述人性格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烏舅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表面上看起來很和藹可親,但實際上是個烏舅。
2. 這個人烏舅一樣,總是在背后捅刀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烏鴉和舅舅的形象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有趣的形象來幫助記憶烏舅這個成語。想象一個聰明伶俐的烏鴉,戴著舅舅的帽子,然后想象這個烏鴉在做一些狡猾的事情,這樣就可以幫助記憶烏舅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烏舅相關的成語,如烏青臉、烏龍茶、烏龍指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有一個烏舅,他總是在我不注意的時候偷吃我的零食。
2. 初中生:她看起來很友善,但我知道她是個烏舅,總是在背后說我壞話。
3. 高中生:這個政客表面上看起來和藹可親,但實際上是個烏舅,總是為了個人利益而不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