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涂
基本解釋
公正之道。 三國 魏 嵇康 《釋私論》:“若質乎中人之性,運乎在用之質,而棲心古烈,擬足公涂;值心而言,則言無不是;觸情而行,則事無不吉。”《晉書·阮種傳》:“賢臣之於主,進則忠國愛人,退則砥節潔志,營職不干私義,出心必由公涂。”
成語(Idiom):公涂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t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公家的墨水,比喻公正廉潔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涂原指官府的墨水,后來引申為指公正廉潔的行為。涂,指用毛筆蘸墨涂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贊美、稱贊公正廉潔的行為或人品。常用于正式場合、文學作品、演講或表達對有公德行為的人的贊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涂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時候,文人墨客在寫作時需要使用墨水。而墨水一般由官府提供,稱為“公涂”。因為官府提供的墨水質量好、顏色純正,所以被視為公正廉潔的象征。后來,人們將公正廉潔的行為比喻為“公涂”。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品行高尚,一直以來都是個公涂之士。
2. 這位法官公正廉潔,一直被認為是個公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公涂”與公正廉潔的概念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公家提供的墨水,代表著公正廉潔的行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公正廉潔相關的成語,如“官樣文章”、“清正廉潔”等,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應用這些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公涂之士,不要作弊。
2. 初中生:我爸爸是個公涂,他從不接受賄賂。
3. 高中生:作為一名學生會成員,我要保持公涂的品行,為同學們服務。
4. 大學生:在大學里,我們應該樹立公涂的形象,為社會做出貢獻。
5. 成年人:我希望政府官員能夠是公涂之士,為人民謀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