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像
基本解釋
木雕的人神像。 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五:“ 孫恩 作逆時, 吳興 分亂,一男子忽急突入 蔣侯廟 ,始入門,木像彎弓射之,即卒。” 宋 葛長庚 《太平興國宮記》:“木像入廟而流汗,粉楹臥地以發光。”《三國演義》第一○四回:“若 司馬懿 來追……等他來到,卻將我先時所雕木像,安於車上,推出軍前,令大小將士,分列左右。”
成語(Idiom):木像
發音(Pronunciation):mù xi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像或動物像用木頭雕刻而成的雕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像是指用木頭雕刻而成的人像或動物像的雕像。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即“木”和“像”。木代表材料,而像則表示形象。這個成語用來形容雕刻精細、栩栩如生的木頭雕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木像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藝術作品或雕刻的精美程度。它可以用來描述雕刻技藝高超的木雕作品,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形象或外貌非常逼真,仿佛是用木頭雕刻而成的一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木像成語的起源,目前并沒有確切的故事或傳說。但可以想象,古代的木雕藝術家通過精湛的技藝,創造出了許多栩栩如生的木頭雕像,這些作品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逐漸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木像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木像的雕刻技藝非常精湛,栩栩如生。
2. 他的外貌像個木像一樣,毫發無損。
3. 這個木像展示了古代藝術家的卓越技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木像這個成語。想象一個栩栩如生的木雕人像,它的外貌逼真,仿佛是真的一樣。你可以想象自己在一個藝術展覽中看到了這樣一座木雕像,這樣可以幫助你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傳統雕刻藝術的知識,如木雕、石雕、玉雕等。可以參觀藝術展覽,了解不同時期的雕刻作品,欣賞藝術家們的創作。同時,也可以學習一些相關的成語和詞語,豐富自己的漢語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給我們看了一座栩栩如生的木像,我覺得好神奇!
2. 初中生:這個木像的雕刻工藝非常精湛,讓人驚嘆不已。
3. 高中生:他的外貌像個木像一樣,一點瑕疵都沒有。
4. 大學生:藝術展覽上展出的木像作品都非常精美,每一座都栩栩如生。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木像”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