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ǐ zhí bào yuàn ㄧˇ ㄓㄧˊ ㄅㄠˋ ㄧㄨㄢˋ以直報怨(以直報怨)
用正直之道對待有怨恨的人。《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邢昺 疏:“言當以直道報讎怨?!?朱熹 集注:“於其所怨者,愛憎取舍,一以至公而無私,所謂直也?!?劉寶楠 正義:“凡直之道非一,視吾心何如耳。吾心不能忘怨,報之,直也,既報則可以忘矣;茍能忘怨而不報之,亦直也,雖不報,固非有所匿矣。” 明 李贄 《八物》:“夫君子非無怨也,不報怨也;非不報怨也,以直報怨也?!?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四》:“夫以直報怨,圣人不禁。”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以直報怨
成語(Idiom):以直報怨
發音(Pronunciation):yǐ zhí bào y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直接的方式還擊對方的怨恨或惡意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以直報怨是指以直接的方式回應對方的怨恨或惡意行為,毫不回避地予以回擊。這個成語強調了以直接、堅決的態度來對待不公正待遇或惡意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常用于描述在遭受不公正待遇或受到惡意行為后,以直接、果斷的方式回應對方的行為。適用于個人生活、職場環境以及社會交往中的各種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該成語的起源尚未有確切的記載,但它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價值觀念,即要以直接的方式回應對方的不公正待遇或惡意行為,維護自己的權益和尊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以直報怨是由“以”、“直”、“報”、“怨”四個字組成的。其中,“以”表示動作的方式,即以某種方式;“直”表示直接、堅決;“報”表示回應、回報;“怨”表示怨恨、惡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但他選擇以直報怨,堅決維護自己的權益。
2. 面對惡意中傷,她以直報怨,不再忍氣吞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該成語分解為“以直”和“報怨”兩部分記憶。其中,“以直”表示以直接的方式,而“報怨”表示回應對方的怨恨??梢酝ㄟ^想象自己直接回應對方的怨恨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正義、公平相關的成語,如“以德報怨”、“以暴制暴”等,可以幫助拓寬對于這些價值觀念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了,但我不會忍氣吞聲,我會以直報怨。
2. 初中生(14歲):面對老師的不公正對待,我會以直報怨,堅決維護自己的權益。
3. 高中生(17歲):在競賽中受到對手的惡意中傷,我會以直報怨,展現出自己的實力和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