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發音(Pronunciation):fù cháo zhī xià, ān yǒu wán lu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在破壞或毀滅的過程中,很難保護到原本在其中的東西。比喻在戰爭或災難中,難以保全自己的安全和財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這個成語出自《禮記·曲禮上》。它的意思是當鳥巢被破壞或傾覆時,其中的鳥蛋很難安全保全。這個成語比喻在破壞或毀滅的過程中,很難保護到原本在其中的東西。在戰爭、災難或其他危險情況下,人們的生命、財產或其他利益很難得到保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在災難、戰爭、破壞或其他危險情況下,人們很難保護自己的安全和財產。也可以用來勸告人們在面臨危險時要提前做好保護措施,以免損失慘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禮記·曲禮上》中記載了這個成語的故事。相傳春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孟嘗君的貴族,他非常喜歡養鳥。有一次,他在自己的庭院里建了一個巢,巢里有一只正在孵蛋的鳥。不料,一場大風突然襲來,把巢吹倒了。孟嘗君非常傷心,因為他知道在巢里的蛋很難幸存。這個故事就是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覆”、“巢”、“之”和“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次地震中,很多人家都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損失慘重。
2. 這場戰爭使得整個國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景象屢見不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這個成語拆分成四個部分來記憶。首先記住“覆巢”表示巢被破壞或傾覆,然后記住“之下”表示在某個情況下,最后記住“安有完卵”表示很難保全原本在其中的東西。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戰爭、災難和保護相關的成語,例如“火中取栗”、“守株待兔”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地震的時候,很多鳥巢都被毀了,鳥蛋也沒有一個幸存下來,真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啊!
2. 初中生:戰爭中,很多人家都被炸毀了,他們的家產都損失了,真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3. 高中生:這個城市的發展速度太快了,很多傳統建筑都被拆掉了,真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