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涎
基本解釋
猶垂涎。《藝文類聚》卷七二引 晉 束晳 《餅賦》:“氣勃鬱以揚布,香飛散而遠遍,行人失涎於下風,童僕空噍而斜眄。”《初學記》卷二六引作“垂涎”。
成語(Idiom):失涎
發音(Pronunciation):shī xián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羨慕、嫉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失涎是由“失”和“涎”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失,意為失去、喪失;涎,意為唾液。失涎形容人非常羨慕、嫉妒,就像嘴里失去了唾液一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失涎常用于形容對他人的成功、財富或優點感到非常羨慕、嫉妒的心情。可以用于描述人際關系中的嫉妒、競爭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德充符》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人羨慕別人的美玉,結果他的口水失去了。這個故事形象地描繪了人們因嫉妒而失去口水,從而產生了失涎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看到別人的好成績,不禁失涎三尺。
2. 她對鄰居的新車心生失涎之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失涎”與“失去口水”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對別人的羨慕嫉妒之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嫉妒、羨慕相關的成語,如“眼紅”、“妒忌”等,可以拓展對這類情感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看到同學的新玩具,感到失涎,希望也能有一個。
2. 初中生:他考了滿分,我心里失涎,希望自己也能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她得到了那個獎學金,我不禁失涎,希望能有同樣的機會。
4. 大學生:他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我心里失涎,希望也能有一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