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袖
基本解釋
清 代男子禮服的袖口。成馬蹄形,故稱。《官場現形記》第七回:“他心上一急,一個不當心,一隻馬蹄袖又翻倒了一杯香檳酒。” 魯迅 《書信集·致姚克》:“何怪西洋人畫數千年前之 中國 人,就已有了辮子,而且身穿馬蹄袖袍子乎。” 李劼人 《大波》第三部第二章:“ 紐傳善 曉得他這位上司的脾氣,倒也不多心,依舊嚲著兩支馬蹄袖。”
成語(Idiom):馬蹄袖(mǎ tí xiù)
發音(Pronunciation):mǎ tí xi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衣袖寬大,宛如馬蹄形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蹄袖是指衣袖寬大,下部呈馬蹄狀的服飾。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衣袖寬大、寬松的樣子。馬蹄袖也可以引申為形容人的性格開朗、豪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馬蹄袖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衣袖寬大的服飾,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性格開朗、豪爽。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衣服寬松、舒適,或者形容人的性格開朗、大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王莽傳》中有一則記載,當時有一位叫王莽的人,他的衣袖非常寬大,下部呈馬蹄狀,因此人們用“馬蹄袖”來形容他的衣袖。后來,這個成語就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穿著一件馬蹄袖的長袖襯衫,看起來非常時尚。
2. 他的性格開朗、豪爽,真是個馬蹄袖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馬蹄袖的形狀,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一個衣袖寬大,下部呈馬蹄形狀的服飾,就可以記住馬蹄袖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衣著的成語,如“錦衣玉食”、“穿針引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衣服是馬蹄袖的,非常漂亮。
2. 初中生:他是一個馬蹄袖的人,性格開朗、豪爽。
3. 高中生:她穿著一件馬蹄袖的連衣裙,非常時尚。
4. 大學生:那個男孩的襯衫是馬蹄袖的,看起來很有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