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言
基本解釋
(1).謂擔任中書舍人。 唐 之中書舍人掌管詔令、侍從、宣旨、接納上奏文表等事,故云。 唐 劉禹錫 《代裴相祭李司空文》:“ 度 忝司言,公持化權。” 唐 錢起 《和范郎中宿直中書曉玩清池贈南省同僚兩垣遺補》詩:“司言兼逸趣,鼓興接知音。”
(2).宮中女官名。負責傳宣圣旨。 宋 周密 《武林舊事·冊皇后儀》:“內命婦各就位,皇后首飾褘衣,內侍引司言,司言引尚宮,尚宮引皇后出閤。”《明史·職官志三》:“女官。六局。尚宮局,領司四:司記、司言、司簿、司闈。”原注:“凡令節外命婦朝賀中宮,司言傳旨。”
成語(Idiom):司言
發音(Pronunciation):sī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夠慎重地言辭表達自己的意思,善于措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司言是由“司”和“言”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司,本義為掌管、負責,此處指慎重、審慎;言,指言辭、語言。司言表示能夠慎重地表達意思,善于措辭,不輕易發表言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司言常用于形容一個人言辭謹慎,說話慎重,不輕易發表意見或評論。可以用來夸獎一個人的措辭能力,也可以用來提醒他人要謹慎言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司言這個成語源自《孟子·公孫丑上》:“丘,司言之。”意為孟子將丘公問答的話比作司言。后來,司言逐漸演變為一個獨立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眾場合總是能夠司言如神,不會說錯話。
2. 她是一個善于措辭的演講家,總能夠用恰當的言辭打動聽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司言”聯想為一個司機在開車時非常小心翼翼地掌控著方向盤,以此來記憶司言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言語、措辭相關的成語,如“言之鑿鑿”、“言簡意賅”等,加深對語言運用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在課堂上司言,不可以亂說話。
2. 初中生:他在班會上司言,給大家提了很多有價值的建議。
3. 高中生:作為一名學生干部,我要在發言時司言,代表同學們的意見。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