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絶
基本解釋
永久隔絕。《漢書·蘇武傳》:“異域之人,壹別長絶。”
成語(Idiom):長絶
發音(Pronunciation):cháng j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長時間沒有消息或音信,聯系中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長絶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長意為長久、時間長,絶意為斷絕、中斷。長絶形容兩個人或事物之間的聯系中斷,長時間沒有消息或音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長絶多用于形容親友之間長時間沒有聯系或失去聯系。也可以用來形容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疏遠、聯系斷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長絶的故事起源于《左傳·昭公十九年》。故事講述了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因為與公子舍牟的爭斗而被迫離開晉國。重耳離開后,與他親密的友人范雎長時間沒有音信,范雎非常擔心重耳的安危,因此寫信給他,信中說到:“吾聞君子不遺親,不忘友。今者吾與子長絕矣,何其痛也!”這段故事成為了長絶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長絶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之間長絶已有好幾年了,希望能夠重新聯系上。
2. 他們之間的友誼因為一次誤會而長絶了。
3. 長絶的消息讓家人非常擔心他的安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長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兩個人之間的聯系被拉得很長,然后突然斷裂,長時間沒有聯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人際關系相關的成語,如“斷交”、“失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好朋友因為吵架,已經長絶了兩個星期了。
2. 初中生:他們之間的友誼因為長時間沒有聯系而長絶了。
3. 高中生:我和父母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有時候感覺像是長絶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