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俗
成語(Idiom):輕俗(qīng sú)
發音(Pronunciation):qīng s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輕視庸俗,不屑于媚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輕俗是指對庸俗之事不屑一顧,不愿意迎合庸俗的行為或態度。它強調了個人獨立思考和追求高尚的品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輕俗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或一種行為對庸俗之事的不屑和抵制。它可以用來表達對低俗文化、膚淺追求的反感和不認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輕俗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唐代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中。這首詩中有一句“輕俗迎涼有感”,意思是不愿意迎合庸俗的行為在涼爽的夜晚讓人感到思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輕俗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形容詞“輕”表示不屑,名詞“俗”表示庸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那些低俗的綜藝節目毫不感興趣,因為他是一個輕俗的人。
2. 她的品味很高雅,從不追求浮華和庸俗,可以說是一個輕俗的女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輕俗”與“追求高尚”、“抵制庸俗”等概念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也可以通過構思與輕俗相反的情景,如迎合庸俗、追求低俗等,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輕俗的意義和價值,了解庸俗文化的特點和影響,以及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追求高尚品味的意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覺得那些追求時尚的人太輕俗了,他們應該更注重內在的美。
2. 初中生:我不喜歡看那些低俗的綜藝節目,因為它們沒有意義,只是為了迎合觀眾的庸俗口味。
3. 高中生:我覺得那些追求名牌的人很輕俗,他們只是為了炫耀自己的財富,而不是真正關注品質和內涵。
4. 大學生:我認為現在的一些流行文化太過于輕俗化了,應該更加注重提高大眾的審美素養和文化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