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杖
基本解釋
(1).古代刑具。拷問囚犯的棍棒。《新唐書·刑法志》:“凡杖,皆長三尺五寸,削去節目。訊杖,大頭徑三分二釐,小頭二分二釐。”《明史·刑法志一》:“笞,大頭徑二分七釐,小頭減一分。杖,大頭徑三分二釐,小頭減如笞之數。笞、杖皆以荊條為之,皆臀受。訊杖,大頭徑四分五釐,小頭減如笞杖之數,以荊條為之,臀腿受。笞、杖、訊,皆長三尺五寸,用官降式較勘,毋以筋膠諸物裝釘。”
(2).指夾棍。 清 魏裔介 《據實條奏疏》:“夾棍謂之訊杖。查得舊例一款,犯重罪贓證明白,抗拒不招者,眾官員立明案驗,方許刑訊。”
成語(Idiom):訊杖
發音(Pronunciation):xùn zh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傳遞消息、傳遞訊息的工具或手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訊杖是由“訊”和“杖”組成的成語。訊指傳遞消息的意思,杖指手杖或棍棒。訊杖比喻傳遞消息的工具或手段,通常用來形容傳遞信息迅速、準確的方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訊杖常用于形容傳遞信息、消息迅速、準確的場景。比如,可以用來形容現代通訊工具的快速傳遞信息的能力,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傳遞消息方面的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訊杖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人們沒有現代的通訊工具,消息傳遞比較困難。為了加快消息的傳遞速度,人們使用手杖或棍棒敲擊地面或者其他物體,來傳遞信號,以便將消息迅速傳達給遠方的人。這種方式被稱為“訊杖”,后來成為了一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手機就像是一支訊杖,消息傳遞得非常快速。
2. 這個公司的傳媒部門是一個訊杖,他們的工作效率非常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訊杖”與傳遞信息的工具或手段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個人手持著一根杖子,敲擊地面傳遞消息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一些其他與傳遞信息相關的成語,比如“傳令鴿”、“飛鴿傳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用訊杖傳遞了一條好消息給我的家人。
2. 初中生:在現代社會,手機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最常用的訊杖。
3. 高中生:他的訊杖能夠在短時間內傳遞大量的信息。
希望這個關于“訊杖”的學習指南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