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綱
基本解釋
上下眼皮的兩邊。《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周身名位骨度》:“目綱。”注:“目綱者,即上、下目胞之兩瞼邊……司目之開闔也。”
英文翻譯
1.【醫】margin of the eyelid;margins of eyelids
成語(Idiom):目綱(mù gāng)
發音(Pronunciation):mù g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明方向、目標和原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目,指眼睛;綱,指線索。目綱比喻明確的方向和目標,也可以指明原則和規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明確的工作方向、規劃目標或者制定準則和原則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目綱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南朝梁代陸機的《文心雕龍·雜文》中。陸機在文中寫道:“古人有言,目綱可得,雖瞽者行,雖聾者聽。”這句話意思是說,只要有明確的目標和準則,就能夠指導行動,就算是盲人也能行動,聾人也能聽到。后來,人們將“目綱”這個比喻用作成語,指明方向、目標和原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制定了明確的目綱,讓大家都知道應該朝著什么方向努力。
2. 這個學校的教育目綱非常明確,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目綱”這個成語想象成一個人看著遠方,手里拿著一根線索,用來指明方向。這樣的形象能夠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目綱相關的成語,如“目無全牛”、“綱舉目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有目綱,才能知道學習的方向。
2. 初中生:制定一個明確的目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規劃未來。
3. 高中生:在備考階段,制定一個合理的目綱非常重要,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4.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我們要明確學習的目綱,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