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危
成語(Idiom):欹危(yī wēi)
發(fā)音(Pronunciation):yī wē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傾斜、不穩(wěn)定,形容局勢或物體處于危險狀態(tài)。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欹危是由“欹”和“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欹,指傾斜、倒下的意思;危,指危險、不穩(wěn)定的意思。欹危一詞形象地描繪了局勢或物體處于不穩(wěn)定、危險的狀態(tài)。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欹危一詞常用于描述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危機、困境,也可用于形容物體傾斜、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這個成語最早出自于《莊子·天下篇》。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山上行走時,突然發(fā)現一塊巨石欲傾,他連忙躲避。從此,人們用“欹危”來形容局勢或物體處于危險狀態(tài)。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欹”和“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的經濟形勢欹危,需要采取緊急措施。
2. 這座建筑物因為地基問題,一直欹危不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傾斜的房子,墻壁欹向一側,給人一種不穩(wěn)定、危險的感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危險、不穩(wěn)定相關的成語,如危如累卵、危如朝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風一吹,樹就欹危了。
2. 初中生(14歲):這個社會存在著許多欹危的問題,我們要努力改變。
3. 高中生(17歲):這個國家的政治局勢欹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穩(wěn)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