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鵝
基本解釋
(1).木制的鵝。浮水工具。《隋書·誠節傳·堯君素》:“時圍甚急,行李斷絶, 君素 乃為木鵝,置表於頸,具論事勢,浮之 黃河 ,沿流而下。 河陽 守者得之,達於 東都 。” 唐 丁用晦 《芝田錄》:“ 煬帝 在 江都 , 代王 留守 長安 ,群盜蜂起。有獻計者刻木鵝,繫詔於頭,致之 渭 汭,冀 關東 救兵至。日放百千,順流而下,竟無救至。” 清 徐昂發 《揚州》詩:“木鵝沉處錦颿斜, 隋氏 離宮接暮霞。”
(2).木制的鵝。測水深淺的工具。 唐 顏師古 《隋遺錄》上:“ 大業 十二年, 煬帝 ……命云屯將軍 麻叔謀 濬 黃河 入 汴堤 ,使勝巨艦。 叔謀 銜命甚酷,以鐵腳木鵝試彼淺深,鵝止,謂濬河之夫不忠,隊伍死水下。” 唐 無名氏 《煬帝開河記》:“鐵腳木鵝長一丈二尺,上流放下,如木鵝住,即是淺處。”
(3).木制的鵝。攻城的戰具。《舊唐書·李光弼傳》:“賊恃眾直逼其城,以車二乘載木鵝、蒙衝、鬭樓、橦車隨其后,督兵填城下塹,三面各八道過其兵,又當塹開柵,各置一門。”《新唐書·荔非元禮傳》:“ 摯 恃眾,直逼城,以車千乘載木鵝橦車,麾兵填塹,八道并進。”
(4).洲名。 安徽 桐城縣 有 木鵝洲 。相傳 五代 周世宗 與 南唐 割江為界,以木鵝浮江中,隨其所至,以定南北;鵝沿洲東下,故以木鵝為名。
成語(Idiom):木鵝(mù é)
發音(Pronunciation):mù 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性格、言談舉止呆板、不靈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鵝是由“木”和“鵝”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木”意為木頭,指人的性格呆板不靈活;“鵝”則代表呆滯的樣子。木鵝形容一個人的性格、言談舉止呆板,缺乏靈活性和活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性格或行為方式呆板、不靈活,缺乏活力和創造力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思維僵化,不善于適應變化或創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木鵝的故事起源已無法考證,但成語的形象描寫形象生動,富有鮮明的比喻意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思維像木鵝一樣僵化,對于新觀念毫無接受能力。
2. 她的舉止呆板,像個木鵝一樣缺乏活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木頭和鵝的形象,想象一個木頭般呆板的鵝,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呆若木雞”、“呆頭呆腦”等,以豐富對于呆板、不靈活性格的形容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站在講臺上像個木鵝一樣,一動也不動。
初中生:他的思維像木鵝一樣僵化,不愿意接受新的觀點。
高中生:她的舉止呆板,像個木鵝一樣缺乏活力。
大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我們不能像木鵝一樣守舊,應該敢于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