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進退兩端
發音(Pronunciation):jìn tuì liǎng d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兩個相互矛盾的立場或利益之間搖擺不定,不敢做出明確的選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進退兩端一詞由“進退”和“兩端”組成。其中,“進退”表示前進和后退,即采取行動或退縮;“兩端”表示兩個相對的極端或立場。進退兩端形容一個人或組織在面對兩個對立的選擇時,不敢做出明確的決策,而是在兩個立場之間搖擺不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進退兩端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臨兩難選擇時的困境。例如,一個人在工作中既想得到領導的認可,又想保持團隊成員的支持,就可能陷入進退兩端的境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進退兩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的《太學雅言》中,但并沒有具體的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進退兩端是一個動賓短語,表示主體在兩個相對的立場之間搖擺不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進退兩端,不敢做出重要的決策。
2. 這位政治家在選舉中進退兩端,試圖取悅各個選民群體。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搖擺不定、猶豫不決等類似的形象進行聯想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兩個相對的立場之間,左右搖擺不定,不敢做出決策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進退兩端相關的成語,例如左右為難、舉棋不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選班長的時候進退兩端,不知道選誰好。
2. 初中生:老師讓我選擇參加文科班還是理科班,我感到很進退兩端。
3. 高中生:在大學申請時,我在選擇專業方向上進退兩端,不知道該選哪個。
4. 大學生:在工作面試時,我在選擇不同公司之間進退兩端,不知道選擇哪個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