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擿
瑕擿(xiá tī)
發音:xiá tī
基本含義:指的是批評、指責別人的缺點或錯誤。
詳細解釋:瑕擿是由“瑕”和“擿”兩個字組成。瑕指的是瑕疵、缺點,擿指的是揭露、批評。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批評別人的缺點或錯誤。
使用場景:瑕擿常用于正式場合或文學作品中,用來指責別人的錯誤或缺點。可以用來批評他人的不足或指出問題所在,但需要注意使用場合和方式。
故事起源:《詩經·小雅·南山有臺》中有一句“瑕疵有擿,百僚皆裼?!币馑际钦f山上有一座臺階,上面有瑕疵,所有官員都穿著破衣服。這句詩的意思是批評官員的品行不端,引申為批評別人的缺點或錯誤。
成語結構:瑕擿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
1. 他對別人的缺點總是瑕擿不爽,很少夸獎別人的優點。
2. 作為領導,我們應該善于瑕擿自己,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
記憶技巧:可以將“瑕擿”拆分為“瑕”和“擿”兩個字,然后聯想到“瑕疵”和“揭露、批評”??梢酝ㄟ^與“瑕疵”和“批評”相關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了解更多與批評、指責相關的成語,例如“指鹿為馬”、“一針見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老師總是瑕擿我們的筆畫寫得不好。
中學生:他喜歡瑕擿別人的缺點,但從不反省自己。
大學生:作為學生會主席,她經常瑕擿同學們的不積極參與。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