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桑間之音
發音(Pronunciation):sāng jiān zhī y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隱約傳來的聲音或消息,比喻消息傳達不明確或不完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桑間之音,出自《詩經·桑扈》:“桑之未落兮,恐難維也。嗟我桑中之人兮,何恕乎無咎也!”意思是桑樹還沒有落葉,我擔心不能維持下去,哎呀,我是桑樹中的人啊,怎么能沒有過錯呢?這里的桑間之音指的是桑樹中傳來的聲音,比喻消息傳達不明確或不完整。這個成語形象地表達了信息傳遞中的不確定性和不完整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桑間之音常用于形容消息傳遞不明確或不完整的情況。比如,在工作中,如果某個項目的進展情況只有一些零碎的消息,沒有明確的指示或詳細的報告,可以使用桑間之音來形容這種情況。另外,在人際交往中,如果聽到一些關于某人的傳聞或謠言,但沒有確鑿的證據,也可以使用桑間之音來形容這種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詩經·桑扈》是中國古代的一部詩集,其中的《桑扈》一篇描寫了桑樹的情景。成語“桑間之音”就出自這篇詩中的一句話。在這篇詩中,桑樹的情況與人的心情相呼應,形象地表達了信息傳遞的不確定性和不完整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桑間之音”的結構比較簡單,由四個漢字組成,沒有修飾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之間的交流只是桑間之音,我無法確定他們到底有沒有達成協議。
2. 這個消息只是桑間之音,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核實才能確定真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桑間之音”。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個桑樹下,聽到了幾聲模糊的聲音,但無法確定聲音的來源和內容,這樣就能夠形象地記憶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成語“桑間之音”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的詩詞,了解更多古代文化和成語的背景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聽到了桑間之音,但不知道是誰在桑樹下唱歌。
2. 初中生:老師告訴我們考試成績會有改動,但只是桑間之音,我們還不知道具體的分數。
3. 高中生:他們之間的談話只是桑間之音,我不知道他們到底在商量什么事情。
4. 大學生:這份工作的面試結果還沒有出來,現在只是桑間之音,我們還需要等待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