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凜
成語(Idiom):凄凜
發音(Pronunciation):qī l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氣氛或情感非常悲傷凄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凄凜一詞形容的是一種深沉、悲痛的情感,通常用來描述氛圍或人的心情。它表達的是一種凄美而悲傷的感覺,常常與冷寂、孤獨等情緒相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凄凜一詞常用于文學作品或描述悲傷的場景。在描述自然景色時,可以用來描繪寒冷凄涼的冬天或荒涼的山野。在描寫人物情感時,可以用來形容悲傷、哀怨、落寞等內心感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凄凜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光武帝紀》中。據說,當時劉秀在與王莽作戰的過程中,他的父母和妻子都被王莽的軍隊殺害了。劉秀非常傷心悲痛,他用“凄凜”來形容自己內心的痛苦和悲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部小說描寫了一個凄凜的愛情故事。
2. 演員的表演讓觀眾感受到了一種凄凜的氣氛。
3. 雨夜的街頭,凄凜的風聲讓人感到寒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凄凜”與“悲傷凄涼”聯系起來,將其形象化為一個冷寂、孤獨的冬天,幫助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文學作品、觀看電影等方式進一步了解和感受“凄凜”的意境和情感。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冬天的雪景看起來很凄凜,讓人感到傷心。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離去給我們留下了一種凄凜的氣氛,讓人心痛不已。
3. 高中生(16-18歲):小說中描寫的那個凄凜的愛情故事,讓人深感悲傷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