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綱
成語(Idiom):國綱(guó gāng)
發音(Pronunciation):guó g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國家的大綱或綱領,指國家的根本法度或政治綱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國綱是由“國家”和“綱目”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國家指整個國家的政權和政治組織,綱目指大綱或綱領。國綱的含義是國家的根本法度或政治綱領,是國家政權的基本原則和目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國綱通常用來形容國家的根本法度或政治綱領,也可以用來指代某個組織或團體的基本原則和目標。這個成語在正式場合或政治討論中經常被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國綱一詞最早見于《左傳·宣公十一年》,原文是“國綱不可一日廢也”。這句話出自公元前550年左右的春秋時期,當時齊國的國君宣公對國家法紀的重要性進行了強調。這個成語后來被廣泛使用,成為形容國家法紀或政治綱領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國綱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遵守國綱,維護國家的根本利益。
2. 政府制定了新的國綱,以推動國家的改革和發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國綱這個成語。可以將“國綱”聯想成國家的根本大綱,代表國家的基本法度和政治綱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的國家法紀和政治綱領的發展歷程,了解不同朝代的國家治理理念和制度。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遵守學校的國綱,好好學習。
2. 初中生:國綱是指導國家發展的重要綱領。
3. 高中生:作為公民,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國家的建設,為實現國家的國綱做出貢獻。
4. 大學生:國綱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決定了國家的發展方向和目標。
5. 成年人:我們要珍惜國家的穩定和繁榮,維護國家的國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