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鉢
基本解釋
陶缽。僧人用的食器。 元 虞集 《送開元雪窗光禪師歸平江》詩:“八月露水繁,石鉢滿華蜜。” 元 薩都剌 《賀天竺長老訢笑隱召住大龍翔集慶寺》詩:“衲衣香暖留春麝,石鉢云寒臥夜龍。”
成語(Idiom):石鉢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b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石鉢是指用石頭制成的碗,比喻心地堅硬、不易改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石鉢這個成語源于古代的石碗,石碗不像陶瓷碗那樣易碎,它堅硬耐用,難以改變形狀。因此,石鉢在成語中被用來比喻一個人的心地堅硬,不易受外界影響,也不易改變自己的意見或立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石鉢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個人的性格或態度堅定不變,不受外界影響。可以用于表達一個人堅守原則、不輕易妥協的意思。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范蠡為了幫助吳國太子夫差報仇,前往楚國的敵對國家越國。越國國王勾踐為了測試范蠡的忠誠度,命令手下的官員給范蠡送去了一個石鉢。范蠡接到石鉢后,毫不動搖地將石鉢放在地上,然后踐踏了一下,表示自己對忠誠的堅定態度。最終,范蠡成功地幫助了夫差復仇,也體現了他堅韌不拔的性格。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石鉢屬于四字成語,結構簡單明了,易于記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石鉢般的人,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堅定不移地堅持自己的信念。
2. 她的性格像石鉢一樣堅硬,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堅硬的石鉢,不易改變形狀,從而聯想到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堅硬、不易改變相關的成語,如“鐵石心腸”、“鐵面無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7-12歲):我要像石鉢一樣堅強,不受困難的影響。
中學生(13-18歲):他的意見就像石鉢一樣,無論別人怎么勸說也不會改變。
大學生(19歲及以上):面對挑戰,我們要像石鉢一樣堅定,不輕易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