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德
成語(Idiom):溢德
發音(Pronunciation):yì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善行多到無法計數或無法限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溢德是由“溢”和“德”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溢”表示溢出、充滿之意,“德”表示道德、善行之意。溢德的基本含義是指善行多到無法計數或無法限量,形容一個人的善行非常多或非常偉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溢德一詞常用于褒獎、稱贊一個人的善行多或者功德無量。可以用于表揚一個人在慈善事業、救助困難群體、幫助他人等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也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行為端正,具有極高的道德修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溢德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故事。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韓愈的文學家,他的品德高尚,善行無數,深受人們的尊敬和愛戴。有一次,有人問他善行的數量,他回答說:“善行如同海水,無法計量。”于是,人們就用“溢德”這個成語來形容他的善行多到無法計量的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溢德是一個動賓短語,由“溢”和“德”兩個字組成,其中,“溢”是動詞,表示溢出、充滿之意,“德”是名詞,表示道德、善行之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善行多到無法計數,真是溢德之人。
2. 他在慈善事業上做出了很多貢獻,是一個溢德的人。
3. 她幫助了很多有困難的人,真是溢德溢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裝滿善行的容器,善行像水一樣溢出來,無法限量,形成溢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善行、道德相關的成語,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行善積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告訴我們要多做好事,做一個溢德的人。
2. 初中生(13-15歲):他在社區志愿者活動中付出了很多努力,成為了一個溢德的人。
3. 高中生(16-18歲):他捐贈了大量的書籍給鄉村學校,是一個溢德溢美的人。
4. 大學生及以上:她在社會公益項目中長期投入,為無數人帶來了希望,是一個溢德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