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時
基本解釋
◎ 于時 yúshí
[for the moment;then;at that time] 介賓詞組。在這個時候,當時
于時冰皮始解?!鳌?袁宏道《滿井游記》
詳細解釋
(1).于是,在此。《詩·大雅·公劉》:“于時處處,于時廬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鄭玄 箋:“于,於;時,是也。京地乃眾民所宜居之野也,於是處其所當處者,廬舍其賓旅,言其所當言,語其所當語。”
(2).當時,其時?!?a href="/r_ci_b3b9ab01fe784ea29231f09758de6e23/" target="_blank">文選·張衡<東京賦>》:“歷載三六,偷安天位。于時蒸民,罔敢或貳。” 李善 注:“言是時眾民無敢有二心於 莽 者?!?晉 向秀 《思舊賦》:“余逝將西邁,經其舊廬。于時日薄 虞淵 ,寒冰凄然。”《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 王氏 自在船尾,聽得鼾睡之聲徹耳,于時月光明亮如晝,仔細看看,艙里沒有一個不睡沉了?!?br>(3).見“ 于是 ”。
其時,當時?!侗笔贰ず箦鷤飨隆R后主皇后穆氏》:“於時, 后主 未有儲嗣, 陸 陰結待。” 唐 杜甫 《又上后園山腳》詩:“於時國用富,足以守邊疆。”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賢達高風》:“ 李及 ……知 杭州 。於時內侍 江德元 居中用事?!?/p>
成語(Idiom):于時
發音(Pronunciation):yú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適時、合時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于時是由“于”和“時”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于”表示在、在于,表示位置或狀態;“時”表示時間、時候。于時的基本含義是指做事情要抓住時機,適時行動,合時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于時常用于描述一個人或團體的行動與時間的關系。它強調了在特定的時間點上采取行動的重要性,以達到最好的效果。可以用于各種場景,如工作、學習、生活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于時的故事起源于戰國時期的楚國。楚國國君屈原被放逐后,他在長江邊寫下了《離騷》一詩。這首詩中有一句“于時百度”,意思是時機已到,應該采取行動。這句話后來被引申為成語“于時”,用來形容行動與時間的關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于時”的結構比較簡單,由兩個漢字組成,前一個字為“于”,后一個字為“時”。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抓住了機會,于時發言,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2. 她對待工作非常認真,總是能夠于時完成任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于時”。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一個時鐘上,他正準備在合適的時間做出行動,這樣就能夠抓住時機,達到最好的效果。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時間相關的成語,如“不時之需”、“時不我待”等,以豐富詞匯量和成語的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于時完成了作業,老師表揚了我。
2. 初中生:他于時抓住了機會,參加了學校的演講比賽。
3. 高中生:她于時報名參加了暑期志愿者活動,為社區做出了貢獻。
4. 大學生:我會于時準備好簡歷,以便能夠及時應聘工作。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全面了解并記憶成語“于時”。祝你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