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則
成語(Idiom):賜則(cì zé)
發(fā)音(Pronunciation):cì z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示授予、賜予的意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賜則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賜”和連詞“則”組成。賜予是指高位賜予下位,授予某種權利、地位或財富等。而“則”在這里表示結果、就是,用來引出賜予的結果或效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賜則常用于描述上位者授予下位者某種權力或地位,也可以用來形容上級對下級的慈愛與賞識。可以用于正式場合、工作場合、教育場合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秦始皇時期,有一位名叫韓信的將軍,他在戰(zhàn)場上表現(xiàn)出色,為秦國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秦始皇非常賞識他,賜予他武將的地位和權力。為了表示對秦始皇的忠誠,韓信對秦始皇說:“臣韓信,賜則也。”這句話成了后來“賜則”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連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賜予我這個機會,我一定會努力工作。
2. 老師賜予我們學習的機會,我們應該珍惜。
3. 他在公司表現(xiàn)出色,得到了領導的賞識,被賜予了更高的職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賜則”與“賞識”聯(lián)系起來記憶,因為賜予通常是對某人的賞識和認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賜予相關的成語,如“賜教”、“賜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賜予我一枚小紅旗,表示我是班級的小組長。
2. 初中生(13-15歲):我在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老師賜予我一份獎狀。
3. 高中生(16-18歲):為了鼓勵學生努力學習,校長賜予優(yōu)秀學生一次免考的機會。
4. 大學生(19-22歲):我在實習期間表現(xiàn)出色,導師賜予我一個獨立研究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