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
成語(Idiom):動手
發音(Pronunciation):dòng s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開始行動或進行實際操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動手是指開始行動或進行實際操作的意思。它強調實際行動,不再停留于理論或計劃階段,而是真正開始做事。動手常用于鼓勵或督促他人采取行動,也可以用來形容自己積極主動地去做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動手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場景中。例如,在工作場所中,當一個項目需要開始實際操作時,可以鼓勵團隊成員動手;在學習中,老師可以提醒學生不要只停留在理論上,而是要動手實踐;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鼓勵孩子積極參與家務勞動,動手做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動手的起源故事有很多種,其中一種比較有名的是關于戰國時期的一位軍事家孫武的故事。據說,孫武在寫《孫子兵法》時,采用了“動手”這個成語來強調軍事行動的重要性。這個故事也體現了動手成語的實際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手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動”表示行動,動起來的意思;“手”表示手部,代表實際操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老師對學生說:“不要光說不練,要動手去做。”
2. 項目經理鼓勵團隊成員說:“現在是動手的時候了,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動手這個成語可以通過與實際操作相關的圖像進行聯想。例如,可以想象自己在動手做飯、動手修理電器等場景中,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動手成語外,還有一些相關的成語可以進行學習,如“手到擒來”、“手忙腳亂”等,以擴展對于實際行動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聽到有人在打架,就馬上動手去制止。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讓我們動手做實驗,我感到非常興奮。
3. 高中生(16-18歲):面對考試的壓力,我決定主動動手去復習。
4. 大學生(19-22歲):我加入了社會實踐團隊,希望能夠動手參與社會公益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