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耳
基本解釋
豎著耳朵。形容心神專注地聽。 唐 何延之 《蘭亭始末記》:“ 高宗 哽咽流涕,引耳聽命。”
成語(Idiom):引耳
發音(Pronunciation):yǐn ěr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引人注意,傾聽教導或勸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引耳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引意為引導,耳意為耳朵。引耳的意思是引導人們注意,傾聽教導或勸告。它強調了傾聽和接受他人的意見和指導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引耳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人們虛心接受教導或勸告的行為。它可以用來形容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虛心學習,或者在工作中接受領導的建議。它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生活中虛心向他人請教,接受他人的意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引耳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名叫孔融的學者。孔融年輕時非常聰明,但也有些自負。有一次,他去拜訪了當時很有聲望的學者郭泰。郭泰見到孔融后,便故意低聲說話,孔融卻沒有聽清楚。郭泰看出了孔融的自負,于是教訓他說:“你雖然聰明,但如果不肯引耳傾聽,就無法真正受益。”孔融聽后非常慚愧,從此以后虛心地向他人請教,并以此為戒,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引耳是一個動詞短語,由“引”和“耳”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老師的意見非常虛心,總是能夠引耳傾聽。
2. 在工作中,我們應該虛心接受領導的建議,引耳傾聽他們的意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住引耳這個成語,可以聯想到一個人用手指引著自己的耳朵,表示他在傾聽和接受他人的教導。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引耳相似的成語,如“傾耳細聽”、“洗耳恭聽”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講課的時候,我們要引耳傾聽,才能學到更多知識。
2. 初中生:在學習中,我們要引耳傾聽老師的指導,才能提高自己的成績。
3. 高中生:在備考階段,我們要引耳傾聽老師的建議,才能更好地備考。
4. 大學生:大學生活中,我們要引耳傾聽各種聲音,才能拓寬自己的視野。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們要引耳傾聽領導的建議,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