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格拉
基本解釋
安哥拉重要港市。人口155萬(1983年)。漁港。工商業中心。有制糖、糧食和水產加工等工業。礦石和農產品輸出港。
成語(Idiom):本格拉
發音(Pronunciation):běn gé lā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的風格、水平高,獨具特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本格拉是中國的一個方言詞語,源于福建省福州市閩南語,后來被廣泛使用并成為普通話中的一個成語。本格拉形容的是人或事物具有獨特的風格和高水平。它強調的是與眾不同,超越常規的特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本格拉常用于贊美一個人或事物在某個領域或方面有出色的表現,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具有獨特的特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本格拉來形容一個人的才藝、工作能力、創新思維等方面的優秀表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本格拉一詞最早出現在福建省福州市的方言中,后來被廣泛傳播并成為普通話中的一個成語。關于本格拉成語的具體起源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本格拉由三個漢字組成,其中“本”表示本身、根本,“格”表示風格、水平,“拉”表示高、獨特。結構簡潔明了,容易理解和記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表演本格拉,完全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2. 這家餐廳的菜品本格拉,口味獨特,讓人回味無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本格拉這個成語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可以將“本格拉”拆解成“本”、“格”、“拉”三個部分,分別與其含義相聯想。例如,“本”可以聯想為根本、本身,“格”可以聯想為風格、水平,“拉”可以聯想為高、獨特。通過將這些含義與成語的發音聯系起來,可以更容易地記住本格拉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本格拉之后,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獨具一格”、“與眾不同”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并更好地運用成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畫的畫本格拉,老師都夸獎我。
2. 初中生(14歲):他在數學競賽中取得了本格拉的成績,得到了學校的表彰。
3. 高中生(17歲):這部電影的拍攝手法本格拉,讓觀眾看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 大學生(20歲):我的論文被評為本格拉,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上。
5. 成年人(30歲):他的創業經歷本格拉,成功的背后是他的努力和智慧。
希望以上關于“本格拉”詞語的學習指南能夠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