謇烈
成語(Idiom):謇烈
發音(Pronunciation):jiǎn l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直率,態度堅決,毫不畏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謇烈是由“謇”和“烈”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謇”意為直言不諱,堅定不移,而“烈”則表示堅決、激烈。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說話直率堅決,毫不畏懼,通常用來形容人的性格堅強,表達意見坦率直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謇烈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人的性格特點,用來形容言辭直率的人,表示他們堅定不移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不畏懼他人的反對。可以用于贊美或批評某人的性格特點,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件或行為的性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謇烈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戰國策·齊策二》中。故事中,齊國有一個名叫孟嘗君的官員,他勇于直言,堅決主張齊國聯合其他國家共同抵抗強大的秦國。他的言辭直率,態度堅決,因此被人們稱之為“謇烈”。這個故事中的孟嘗君成為了謇烈的代表人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謇烈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形容詞的順序不能顛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性格謇烈,從不怕任何困難和挑戰。
2. 她在會議上直言不諱,展現出了謇烈的個性。
3. 這個領導敢于說真話,他的謇烈贏得了大家的尊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將“謇烈”聯想成一個人,他說話直率堅決,毫不畏懼,形象鮮明地展現了謇烈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謇烈相關的成語,例如“直言不諱”、“堅持不懈”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我喜歡謇烈的同學,因為他說話直率,從來不說假話。
2. 初中生:我覺得謇烈是一個很重要的品質,因為只有勇于直言不諱,才能推動社會的進步。
3. 高中生:在領導能力的評價中,謇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因為一個領導如果不能堅定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就很難贏得團隊的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