貲算
成語(Idiom):貲算(zī suàn)
發音(Pronunciation):zī s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貲算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意為財物多多,算計繁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貲算表示財富或計算繁多,指的是財物多到難以計算或計算繁瑣。它常常用來形容財富豐富,或者形容人算計多而復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貲算常用于形容財富豐厚,或者形容人心機深沉,善于算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計劃或者財務狀況非常復雜,或者形容一個人心思縝密,善于算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記載了一個關于貲算的故事。故事中,主父偃是一個善于算計的人,他在收到一筆財產后,要求將財產分成一百份,每份再分成一百份,如此分割下去,直到最后無法再分割為止。這個故事成為了“貲算”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貲算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財產多到難以貲算。
2. 她的心思太復雜了,總是貲算著別人的利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貲算”拆分為“貲”和“算”兩個字,將其與財富和計算聯系起來。可以通過與財富或計算相關的圖像或故事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財富、算計相關的成語,如“財源廣進”、“心機深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爸爸的錢包里有很多鈔票,多到貲算不清楚。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商人的生意做得很大,貲算繁多。
3. 高中生(16-18歲):她是一個心計很深的人,總是貲算著別人的利益。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他的財富已經達到貲算的程度,幾乎無法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