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wú shēng wú sè ㄨˊ ㄕㄥ ㄨˊ ㄙㄜˋ無聲無色(無聲無色)
沒有聲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動人。《新華月報》1965年第9期:“影片并沒有真實地反映這場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而把它寫得冷冷清清,無聲無色。”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無聲無色
成語(Idiom):無聲無色(wú shēng wú sè)
發音(Pronunciation):wú shēng wú s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聲音和顏色,形容事物沒有任何跡象或表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無聲無色是由兩個相同的詞組成的成語,意思是指某個事物沒有任何聲音和顏色,即沒有任何跡象或表現。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些隱蔽、難以察覺的事物或現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些不易察覺的事物,比如說一些隱蔽的危險或者一些隱藏的好處。它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行為或者言語沒有任何聲音和表情,即無聲無色地進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篇·秋水》中有一段話:“無聲無臭,無形無色,無事無物,無跡可尋。”這段話中的“無聲無色”被后人引用,逐漸形成了一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聲無色是由兩個相同的詞組成的成語,形式上是一個對偶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犯罪團伙的活動就像無聲無色的毒霧,無法被察覺。
2. 他的批評總是無聲無色地傳達給我們,讓我們不知不覺地改正錯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無聲無色與隱蔽、不易察覺的事物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片無聲無色的霧氣彌漫在空氣中,難以被察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無聲無色”相關的成語,比如“無聲無息”、“無聲無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夜晚的蟬鳴無聲無色,讓人感覺特別寧靜。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微笑無聲無色地傳達了他的喜悅之情。
3. 高中生(16-18歲):這場災難就像無聲無色的魔鬼,悄悄地降臨到這個城市。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無聲無色”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