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長
基本解釋
古時御史臺的長官。一般指御史大夫。 明 代罷御史臺,置都察院,則以左右都御史為臺長。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四》:“御史臺三院。一曰臺院,其僚曰侍御史,眾呼為端公。見宰相及臺長,則曰某姓侍御。” 宋 蘇轍 《謝除尚書右丞表》:“伏念臣衰遲晚節,遭遇圣時,還朝首擢於諫垣,求言終寘於臺長。”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臺省·御史阿內侍》:“當時臺長 顧佐 ,號為清正。”
成語(Idiom):臺長
發音(Pronunciation):tái zh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掌管某個團體或機構的負責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臺長是由“臺”和“長”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臺”指的是一個機構或團體,而“長”則表示負責人或領導。臺長一詞用來形容負責管理某個團體或機構的人,通常是其最高領導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臺長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企業、學校、政府機構等組織中的負責人。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位企業的總經理、一所學校的校長、一家醫院的院長等。臺長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領導職位,如團隊的負責人、項目的負責人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臺長一詞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它是根據漢字的基本含義和用法組合而成的,用來形容負責管理某個團體或機構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臺長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公司的臺長在經營方面非常有經驗。
2. 這所學校的臺長非常注重教育質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幫助記憶臺長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臺子上有一個長者,他在臺子上指揮著一群人,表示他是這個團體的負責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領導和管理相關的成語,如“掌舵一方”、“一言九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學校的臺長每天都會檢查我們的作業。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能成為一所大學的臺長。
3. 高中生:這個社團的臺長組織了一次志愿者活動。
4. 大學生:我在實習期間得到了一位臺長的指導。
5. 研究生:我正在與我的導師一起進行研究,他是該項目的臺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