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得
基本解釋
◎ 引得 yǐndé
[index] 英文 index 的音譯,即索引
英文翻譯
1.index
詳細解釋
英語index的音譯兼義譯。索引。燕京大學曾設引得編纂處,編有引得多種,如《毛詩引得》、《荀子引得》等等。
成語(Idiom):引得
發音(Pronunciation):yǐn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引起、引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通過一種行為或言論引起他人的反應或情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某個行為或言論引起他人的憤怒、不滿、譏諷等情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此成語來源于《左傳·僖公十二年》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齊國國君僖公在世時,有一次他召見大臣季康子,對其進行了一番嚴厲的批評。季康子聽后非常生氣,但是出于對君王的尊敬,他沒有當場發作,而是回到家中后,將臉上的皮膚割下來,引得血流滿面,以此來表達對國君的不滿。這個故事中的“引得”一詞,后來被引申為引起他人情緒或反應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引”和“得”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無禮行為引得眾人憤怒。
2. 這個笑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3. 她的演講引得觀眾的熱烈掌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引得”與“引爆”進行聯想,兩者都表示引發、引起的意思。可以通過聯想“引爆炸彈”來記憶“引得”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情緒引起相關的成語,如“刺激”、“激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調皮行為引得老師生氣。
2. 初中生:這個笑話引得全班同學哈哈大笑。
3. 高中生:他的無理要求引得父母的不滿。
4. 大學生:這部電影引得觀眾的熱烈反響。
5. 成年人:他的言論引得網友的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