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成語(Idiom):更漏子 (gēng lòu zi)
發音(Pronunciation):gēng lòu z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更漏子是一個形容人懶散、不負責任的成語,指人不勤奮、不盡職責,常常拖延或偷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更漏子由“更”、“漏”和“子”三個字組成。其中,“更”指更替,換代;“漏”指漏水;“子”是指鐘表上的一個零件。成語的意思是指更替的漏水鐘表,比喻人不負責任,不盡職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工作不積極、不認真,常常拖延時間或偷懶的情況。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工作場合或教育環境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有一則故事,故事中有一個官員負責打更,但他總是不按時打更,經常遲到。有一天,村里發生了火災,人們都在熟睡中被驚醒,只有這個官員還在睡覺,沒有及時打更。因此,人們用“更漏子”來形容這個官員的懶散和不負責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員工總是不按時完成工作,真是個更漏子。
2. 我們不能再雇傭這個更漏子了,他一點責任心都沒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更漏子”與“懶散、不負責任”這個含義聯系起來,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在打更的時候,卻懶洋洋地躺在床上,不去更替漏水的鐘表,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懶散、不負責任”相關的成語,如“杯弓蛇影”、“敷衍塞責”等,以豐富自己的漢語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做作業做到很晚,是個更漏子。
2. 初中生:老師交給他的任務他總是拖到最后一刻完成,真是個更漏子。
3. 高中生:他對待學習不認真,成績一直不好,是個更漏子。
4. 大學生:他在工作中總是偷懶,沒有責任心,是個更漏子。
5. 成年人:不按時完成工作,總是拖延,是個更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