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糧
成語(Idiom):斷糧
發音(Pronunciation):duàn li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糧食中斷,沒有供應,造成饑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斷糧是指糧食供應中斷,無法繼續供應給人們食用,導致饑荒。這個成語形容食物短缺,人們無法獲得足夠的食物來維持生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斷糧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災荒、戰爭等情況下的食物短缺。也可以用來比喻資源的匱乏,例如經濟困難時期或者某個地區供應不足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斷糧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國的一次饑荒。相傳,在某個古代國家,由于連年的干旱和戰亂,糧食供應中斷,人們饑餓交迫。國王為了保護自己和貴族的利益,下令堵塞了糧道,讓糧食無法供應給百姓。這樣一來,民眾斷糧,餓死了大量的人。斷糧成為了饑荒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斷糧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斷是動詞,表示中斷、停止的意思;糧是名詞,指食品、糧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戰爭中,敵人斷糧導致了大量的平民死亡。
2. 這個地區連續遭受干旱,糧食供應已經斷糧了。
3. 經濟危機導致了許多企業斷糧,無法繼續運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斷糧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一個荒涼的地方,周圍沒有任何食物,只剩下一袋袋的糧食被砍斷,無法供應給自己食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與斷糧相關的歷史事件,了解饑荒和資源匱乏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并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由于地震,災區的人們斷糧了。
2. 初中生:戰爭期間,人們生活困難,斷糧成為了他們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
3. 高中生:經濟危機導致了很多企業斷糧,無法繼續運營。